同社咖啡室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11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夏微調抗病法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4-15 16:2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醫認為正氣弱、病邪易侵,故其養生之道在於調攝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春夏之間溫差大、濕氣重易致春瘟病症,清淡飲食及適量運動,乃保健不二法門。

  乍暖還寒易中招

  註冊中醫師陳漢雄稱,春夏之間,天氣乍暖還寒,不小心易招病邪入侵而不適,「春季萬物生長,體內暖氣會增加,同時細菌及病菌亦隨之活躍,據臨床經驗,春夏交替時分濕氣重,濕熱困身易招春瘟、瘟濕病及寒濕病等類似感冒症狀,而病情大致分為三種不同嚴重程度。」

  常見症型

  溫病

  病因: 冬天時寒邪潛服體內,到春季才病發。

  徵狀: 內熱困身、流不出汗、喉嚨痛等。

  用藥: 溫病初起,會用藥性較輕的藥材如桑葉、金銀花、薄荷及連翹等。

  春瘟

  病因: 發病急速、傳染性高,多為感染流感病毒所致。初起者用藥宜輕。

  徵狀: 周身骨痛、發燒及疲倦等。

  瘟濕病

  病因: 濕重困身阻中焦,易致上不清、下不通,且發病較急。

  徵狀: 疲倦、滯脹、食欲不振、胸悶。以輕瀉藥材令濁氣通下、清氣上揚。

  寒濕病

  病因: 春天早晚溫差大身體不適應容易致著涼、濕氣困身及發病較慢。

  徵狀: 內冷、腹脹、頭痛、鼻水及乾咳或有稀痰等。

  三種有別程度

  病在衞分:出現於溫病初起,易致疲倦、體溫輕微上升,宜用藥性較輕的藥材如桑葉、金銀花、薄荷及連翹等。

  病在氣分:熱困在內並開始入侵五臟,易令痰液增多、易咳,用麻黃、石膏等可清熱、解表及止咳。

  病在營分:邪陷心胞令神智不清,出現高燒及抽筋等嚴重症狀,須用重藥以釋風邪,例如羚羊角絲能平肝釋風,而石膏、山地等有清血及涼血作用。

  忌肥膩及捱夜

  陳醫師指,春夏天氣陰晴不定,一場春雨,可令氣溫瞬間大降,若沒帶備外衣很易著涼致病,這時期外出應小心天氣變化。此外,捱夜令虛火上升,身體津液流失,隨之令抵抗力下降,故充足睡眠能令身體維持良好狀態;於飲食方面,肥膩、辛辣食物留邪於體內,吃得清淡一點有益腸胃健康,可防病及幫助身體復元。

  濕重症狀易致咳嗽難入眠,令人「吃不得卧」,用藥以健脾、化濕為主;而病後傷津液,故調理重養胃陰、生津液,「胃乃後天之本,故養生首重養胃為先。番薯、南瓜能養胃,性甘、甜,入胃經,病後用以煮粥食用最佳。」陳稱。

  養生湯飲

  解表化濕水/湯

  材料: 雲苓三至四錢、淮山五至六錢、白朮及扁豆衣各四錢。

  製法一: 藥材洗淨後,加三至四碗水煎成一碗水。

  製法二: 藥材洗淨後,另加四至六両豬月+展,十碗水煲一小時即成。

  病後養胃水/湯

  材料: 石斛四至五錢、花旗參三錢、元參及沙參各五至六錢、糯稻根四錢。

  製法一: 藥材洗淨後,加四至五碗水煎成一碗水。

  製法二: 藥材洗淨後,另加五至六両菜苗葉,十二碗水煲一小時十五分鐘即成。

  註:食療應用前應先諮詢專業意見。

  穴按改善徵狀

  合谷穴: 拇指與食指間虎口位置,每日按十五至二十秒至痠麻。

  功效: 緩解發熱、惡寒、咳嗽及頭痛症狀,清熱解表及止痛。

  太陽穴: 於前額兩側、外眼角的外凹陷處。每日輕輕按壓約三十秒。

  功效: 能夠紓緩頭痛、暈眩、目赤腫痛、通絡。

  ■南瓜健脾、益氣。

  ■充足睡眠可防虛火上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Akinalliance 同社

GMT+8, 2024-12-16 06:40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