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社咖啡室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5688|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坐骨神經痛 & 椎間盤突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2 10:41: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坐骨神經 (Sciatic Pain)
病徵:大多數患者在腰椎部旁有明顯的壓痛、鈍痛、灼痛、鑽痛、抽痛。通常始於臀部,再沿小腿後外側而放射至腳背和下肢麻木。受壓嚴重患者常有患側下肢麻木,亦可有局部皮膚感覺過敏、感覺遲鈍或感覺消失等。感覺異常區域與神經分佈區域一致,多限於小腿後外側和足部。有時咳嗽、噴嚏等動作常使疼痛加重。以及出現小腿外側感覺漸弱,跟腱反射消失和臀肌長力降低等。

若長久病情者,巨大突出物向後方壓迫馬尾神經時,可出現雙側重度坐骨神經痛、會陰部麻木與排便排尿無力。晚期還可出現雙下肢癱瘓、足下垂和下肢後外側與會陰部痛感覺消失;排便功能障礙,加劇時可出現大小便失禁。

導致:椎間盤突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梨狀肌症候群、或壓迫性骨折病史等等。

原因:椎間盤突出,骨刺或脊椎間神經孔道的變形等都會引致神經根受到壓迫,運動創傷、重複性工作勞損、日常生活姿勢不正確都容易形成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簡介

坐骨神經是由第四至第五節腰椎神經組合及第一至第三節骶骨神經組合而成的神經束,而因這部份的脊椎關節功能失調而引起神經束及血管受壓的痛楚,麻痺及肌肉痿縮都稱為坐骨神經痛。

脊骨移位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毛病,但其後果可以令椎間神經孔道變形及收窄,使神經根或神經線受壓,產生麻痛現象。

椎間盤突出是因內面的「核質」及外面的「外環」因不當的外力或自身退化而造成突出。繼而壓迫到神經根,造成手部的麻痛。由於椎間盤突出大多是壓迫一邊的神經,因此我們可以經由神經的檢查,追溯到底是那一節,那一邊出了問題。




坐骨神經痛治療方法

脊醫矯正術:脊醫利用生物力學的槓桿原理,在無用藥物的前提下,採用適合的手法,以巧妙、自然、輕鬆及無痛的情況下,迅速的將脊椎矯正

脊科3D脊骨牽引機:脊科3D的方式在不同脊椎側彎位扭轉,放鬆,牽引,和矯正位置

藥物或復健治療:輕度患者可進行消炎止痛治療。但嚴重患者會痛得無法走路,需要完全臥床休息兩星期

物理治療:短波、熱敷、2D腰椎牽引、磁場治療、電刺激、向量干擾波等。這些治療可放鬆肌肉,減輕局部神經壓迫的徵狀。治療性運動則必須是運動的處方,以防神經受到不正常的刺激

家居肌電儀:可在家放鬆緊張的脊柱肌腱,減輕坐骨神經痛導致的痛症

手術:傳統手術為脊弓切除術,另外也可選擇微創手術,兩者的差異在後者儘量保持脊椎結構的完整,即破壞性較小。復發者因術後神經沾黏,有些需再做脊椎融合術

痛症資料庫,有好多痛症的簡介: http://www.nymg.com.hk/health_topics/topic03.html
2#
 樓主| 發表於 2010-7-2 10:43:08 | 只看該作者
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又名“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椎間盤是椎體之間連接部分,除第1、2頸椎間無椎間盤外,成人共有椎間盤23個。本症易發於20∼40歲之間,少年兒童極少發病,典型的髓核突出症不發生於老年人。臨床上以腰椎4∼5和腰椎5、觝椎1之間的椎間盤最易發生病變。

〔病因病機〕

腰椎間盤纖維環在後外側較為薄弱,後縱韌帶在脊柱的全長中都無間斷,但自第1腰椎平面以下,後縱韌帶漸漸變窄,至第5腰椎和第1觝椎間,寬度只等於原來的一半,腰觝部是承受動、靜力最大的部分,故後縱韌帶的變窄,造成了自然性結構方面的弱點,髓核易向後方兩側突出。

發生本病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是椎間盤本身退行性變或椎間盤有發育上的缺陷;外因則有損傷、勞損以及受寒著涼等。

椎間盤缺乏血液的供給,修復能力較弱,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由於負重和脊柱運動,椎間盤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擠壓、牽拉和扭轉作用,因此容易發生萎縮、彈性減弱等退行性變化,這是本病發生的主要因素。

(1)外傷 尤其是積累勞損,是引起纖維環破裂的重要原因。由於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間盤後薄前厚,當人們在向前彎腰時,髓核就向後方移動,由於受到體重、肌肉和韌帶等張力的影響,髓核產生強大的反抗性彈力,這反抗性彈力的大小與負重的壓力大小成正比。在此情況下,如果這種力量過大,或椎間盤纖維環本身已有缺陷,就有可能使髓核衝破纖維環而向側後方膨出或突出,引起神經根、馬尾或脊髓的壓迫症狀。

一般在20∼30歲間,纖維環開始變性,彈性減小,應力加於這些變性或彈力減退的纖維環,如腰部扭傷後,極易造成纖維環的破裂。在這年齡,髓核尚能保持其膠質狀態和膨大,因之髓核必被擠於裂隙之間,以致影響裂隙的癒合,此時即使因裂隙較小,髓核一時未突破纖維環,但因裂隙繼續存在,日後亦可能在不斷的活動和擠壓中有所發展。若扭傷所造成纖維環的裂縫較大,突出的髓核即可引起急性的坐骨神經痛。

在30∼40歲之間,若髓核內纖維組織增多,但尚未引起椎間盤的變窄,則髓核對於變性的抗力,反而變得較半液狀時期為大,髓核突出的可能性相對變得較小,故髓核的變性,從某些方面看來,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機制。

40∼50歲以後,若髓核、纖維環和軟骨板的變性皆很明顯,椎間盤萎縮變化廣泛,則受到損傷後,破裂和突出多是細小的,故不易引起典型的坐骨神經痛。除非碎裂的纖維環被擠於椎管內,否則不會引起急性症狀。若髓核變性已至晚期,而纖維環尚保持完整,則椎間隙有顯著變窄,以致椎體邊緣有骨刺或唇形變發生。

軟骨板構成椎間盤的上下壁,有半滲透膜的作用。經過軟骨板所交換的液體,可維持纖維環和髓核的營養,故軟骨板受到損害後,可對纖維環和髓核造成不良影響,這些影響是︰在軟骨板的損傷處,纖維環因失去附著點而變弱,若髓核的膨脹尚正常,則變弱的纖維環乃不能抵禦其膨脹力,因而容易發生突出。液體的交換減少,促進了纖維環和髓核的纖維變性和壞死。

椎間盤在彎腰活動和受壓中可以變形,這時椎間盤可暫時降低其吸水能力,直至壓力解除後,變形和吸水能力才能恢復。

若積累勞損,髓核長時期不能得到正常充盈,則纖維環的營養供應也長期不足,致使易遭損傷,損傷後也不易修復,這樣更易造成纖維環的破裂。

(2)受寒 不少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無外傷史及勞損史,只有受寒、著涼。其原因可能由於椎間盤有發育上的缺陷,受寒後使腰背肌肉痙攣和小血管收縮,影響局部的血循環,進而影響椎間盤的營養。同時肌肉的緊張痙攣,可增加對椎間盤的壓力,特別對於已有變性的椎間盤,可造成更進一步的損害,致使髓核突出。

〔類型〕

(1)根據髓核突出的方向,可分為三種類型

向後突出︰一般所稱椎間盤突出,實際皆屬此型。因向後方突出的髓核可壓迫神經根,產生明顯症狀,故為三類中最重要者。

向前突出︰不能引起特殊症狀,故無實際臨床意義。

向椎體內突出︰是髓核向軟骨板內突出,突出物壓入椎骨的鬆質骨,形成杯狀缺口,經時較久後,缺口邊緣可以硬化,多發於青年期。

(2)向後突出,根據突出的部位,分三型

單側型︰臨床最為多見,髓核突出和神經根受壓只限於一側。

雙側型︰髓核向後縱韌帶兩側突出,兩側下肢皆有坐骨神經痛,但往往是一先一後。

當一側症狀出現時,另一側的症狀多已減輕或消失,似有交替現象。兩側症狀同時存在時,多是一輕一重,或最後一側症狀消失,一側存留。此種類型在臨床上較少見。

中央型︰椎間盤自後中部突出。若突出物較小,在突出平面,既不能壓迫左側神經根,亦不能壓迫右側神經根,而受壓的是馬尾神經。因此無論突出平面為L3∼L4、L4∼L5、或L5∼S1,受壓者恆為第3、4、5觝神經,所產生症狀多為鞍區麻痹和大小便功能障礙。除非突出很大,一般不會引起雙側的典型坐骨神經痛。與馬尾腫瘤的鑑別是症狀出現快,在休息時症狀可有減輕。

(3)根據髓核突出的程度,可分為三型

幼弱型(隱藏型)︰為纖維環不完全破裂,環自內向外形成裂縫,但裂縫不大,外層尚保持完整,其破裂部受椎間隙壓力之擠壓,髓核可自裂縫部向外膨出。一般環內壁裂縫大,椎間隙的壓力高,則突出物膨出就大。反之,環內壁裂縫小,椎間隙的壓力低,外界阻力大,則突出物必縮小或消失。所以其症狀,有時好時犯,時輕時重的特點,這是突出物大小變化帶來的臨床表現。

成熟形(破裂型)︰即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從破裂纖維的斷處,自椎間隙向外膨出。有的突出物上被以薄膜,從而與附近組織隔開,不致發生粘連。有的外無被膜,其突出的斷端可能與附近組織發生粘連。也有的突出物與破裂纖維環的斷端以蒂相連,游離於榷管內,造成對神經根壓迫位置的改變,以致發生脊柱側彎忽左忽右的變換。有時破裂的纖維環組織和髓核大塊突出,可壓迫馬尾神經,表現為中央型突出的症狀。

移行型(突出型)︰介於幼弱與成熟型之間,纖維環接近完全破裂,髓核膨出亦較大,可轉變為成熟完全突出或縮回椎間隙而消失。

〔臨床表現〕

(1)腰部疼痛 多數患者有數周或數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復腰痛發作史。腰痛程度輕重不一,嚴重者可影響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後症狀減輕,咳嗽、噴嚏或大便時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劇。

(2)下肢放射痛 凡L4∼L5或L5∼S1椎間盤突出者,一側下肢坐骨神經區域放射痛,

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常在腰痛消失或減輕時出現。疼痛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至大腿後側、小腿外側,有的可發展到足背外側、足跟或足掌,影響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則有馬尾神經症狀;雙側突出則放射可能為雙側性或交替性。

若L1∼L2或L2∼L3椎間盤突出者,則一側下肢可出現股神經和閉孔神經放射性疼痛感覺。

(3)腰部活動障礙 腰部活動在各方面均受影響,尤以後伸障礙為明顯,少數患者在前屈時明顯受限。

(4)脊柱側彎 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側彎,側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經根的關係。突出位於神經根的腋部,即神經根與馬尾成角處,脊柱為了使神經根躲開突出物,乃凸向健側;反之,若突出物位於神經根的上方,則脊柱凸向患側,以避開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

較外側的突出,可以壓迫由同一平面所發出的神經根;但較內側的突出,則可累及由下1∼2椎節所發出的神經根。例如︰L5∼S1椎間盤的外側突出可以累及L5神經根;較內側的突出,則可累及S1神經根;而一個後外側的較大突出,則可使L5和S1兩條神經根皆受累。

(5)主觀麻木感 病程較久者,常有主觀麻木感。多局限於小腿後外側、足背、足跟或足掌。中央型髓核突出可發生鞍區麻痹。

(6)患肢溫度下降 不少患者患肢感覺發涼,客觀檢查,患肢溫度較健側降低,有的足背動脈搏動亦較弱,此乃由於交感神經受刺激所致。須與栓塞性動脈炎相鑑別。

〔檢查〕

對本症常用下列檢查︰

(1)腰脊柱姿勢 80∼90%有脊柱側彎。腰椎生理前凸減小或消失,甚至腰脊柱後弓。

(2)壓痛點 在腰椎4、5或腰椎5、觝椎1之間的棘突旁常有明顯壓痛,用力按壓時可引起放射性疼痛的加劇,在居 、環跳、委中、陽陵泉、絕骨等穴也常有程度不同的壓痛。

(3)特殊檢查

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嚴重者僅能抬腿15º∼30º。

拇趾背伸或跖屈力減弱。

腹壓增高則腰痛加劇,且有下肢放射性疼痛。

屈頸試驗陽性,嚴重者坐位屈頸試驗(林德勒氏試驗)不能完成。

下肢後伸試驗陽性。

(4)腱反射及皮膚感覺改變 突出的椎間盤壓迫腰3或腰4神經根,引起同側膝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觝1神經根受壓,則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早期患側小腿後外側及足背外側的痛覺過敏,稍後為減退。感覺減退在小腿上外側及拇趾根部,為腰5神經根受壓;外踝部及足背外側感覺減退,為觝1神經根受壓。

(5)X線檢查 腰觝椎X線檢查目的在於排除其他疾病,如︰結核、腫瘤、骨折等,並有利於發現本症的線索,如椎間隙變窄,生理前凸減小或消失等。

〔鑑別診斷〕

腰椎或觝髂關節結核患者腰部怕受震動,即擊患部可有劇烈疼痛,常有低熱,紅細胞沉降率增高,可能有肺結核史。脊髓馬尾腫瘤為慢性進行性疾病,無間隙自前現象,鞍區麻痹,脊柱運動多無明顯限制或病理姿態、腰椎骨折有明顯外傷史,X線檢查一般能確診。

〔治療〕

(1)治療原則

降低椎間盤內壓力,增加盤外壓力,促使突出物回納,為纖維環的修復,創造有利條件;

改變突出物的位置,鬆解粘連,解除或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

加強局部氣血循環,促使受損傷的神經根恢復正常功能。

(2)治療方法

解除腰臀部肌肉痙攣︰患者俯臥。在患側腰臀及下肢用輕柔的滾、按等手法治療。促使患部氣血循行加快,從而加速了突出髓核中水分的吸收,減輕其對神經根的壓迫,同時使緊張痙攣的肌肉放鬆,為下一步治療創造條件。

拉寬椎間隙,降低盤內壓力︰患者仰臥。用手法或機械進行骨盆牽引,使椎間隙增寬,從而降低椎間盤內壓力,甚至出現負壓,使突出物回納,同時可擴大椎穿孔和神經根管,減輕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

增加椎間盤外壓力︰患者俯臥。用雙手有節奏地按壓腹部,使腰部振動。然後在固定患部的情況下,用雙下肢後伸扳法,使腰郡過伸。本法可促使突出物回納或改變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

調節後關節、鬆解粘連︰用腰部斜扳或旋轉復位手法,以調整後關節紊亂,從而相對擴大神經根管和椎穿孔。由於斜扳和旋轉復位時,腰椎及其椎間盤產生旋轉扭力,從而改變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反復多次進行,可逐漸鬆解突出物與神經根的粘連。再在仰臥位,用強制直腿抬高以牽拉坐骨神經和繩肌,對鬆解粘連可起一定作用。

促使受損傷的神經根恢復功能︰沿受損神經根及其分布區域用滾、按、點、揉、拿等法,促使氣血循行加強,從而使萎縮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經逐漸恢復正常功能。

〔注意事項〕

(1)治療期間病人要臥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

(2)腰椎間盤突出中央型不宜進行推拿治療。

(3)推拿治療前要排除腰椎骨質病變。
3#
 樓主| 發表於 2010-7-2 10:44:08 | 只看該作者
椎間盤突出 (Disc Herniation)
病徵:患者會感到腰痛,背痛甚至會擴散至股部、腿部或蔓延至腳部。患者不能久坐或久站,站立或走動都會加劇疼痛的感覺。嚴重者亦會發生下肢肌肉功能受礙,更可能會引致下身癱瘓或大小便失禁。

導致: 下背痛、下肢麻痺、或大小便失禁。 原因: 椎間盤突出症多由不正確的姿勢或意外受傷而引起的,如以挺舉的姿勢來搬運動物會導致椎間盤突出,骨刺或脊椎間神經孔道的變形。假若患者有長時間穿著高跟鞋、身材肥胖及坐姿不良者都特別容易引致此症。椎間盤突出簡介

脊柱中間夾著一個避震器稱椎間盤。假若這個腰椎盤受傷而突出或脫出,就是患上腰椎盆脫出症。

椎間盤突出症治療方法脊醫矯正術:利用生物力學的槓桿原理,在無用藥物的前提下,採用適合的手法,以巧妙、輕鬆及無痛的情況下,迅速的將脊椎矯正。

脊科3 D脊骨牽引機:脊科3D的方式在不同椎間盤突出位扭轉,放鬆,牽引,和矯正位置。

藥物治療:輕度患者可進行消炎止痛治療。物理治療:短波、熱敷、2D腰椎牽引、磁場治療、電刺激、向量干擾波等。這些治療可放鬆肌肉,減輕局部神經壓迫的徵狀。治療性運動則必須是運動的處方,以防神經受到不正常的刺激。

家居肌電儀:可在家放鬆緊張的脊柱肌腱,減輕坐骨神經痛導致的痛症。

冰熱療:可交替使用冰療及熱療的方法,舒緩疼痛的感覺。熱療即是熱敷、浸熱水浴等,可加速血液循環,放鬆肌肉。冰敷則減少痛楚。

手術:症狀嚴重可切除突出的椎間盤,傳統手術為脊弓切除術,另外也可選擇微創手術,復發者因手術後神經沾黏,有些需再做脊椎融合術。
4#
 樓主| 發表於 2010-7-2 10:46:03 | 只看該作者
常彎腰搬重物 致椎間盤突出打個乞嗤痛過生仔

「打一個乞嗤仲痛過生仔」,從事護士十多年的莫女士因常要彎腰抱病童,一直都有腰酸腳痛的徵狀,今年初起病況加劇,打噴嚏時左腳會感到劇痛,更會不間斷地抽筋,數日後腰間麻痹、腳掌不能移動,經醫生診斷,證實患上嚴重脊骨病椎間盤突出症。骨科專科醫生王樂恩稱,椎間盤突出症在港非常普遍,特別是要經常彎腰和搬重物的打工仔更是高危一族。

一成病人需接受手術

椎間盤突出症是指脊椎關節之間的軟組織因受壓而向外擠,壓椎間盤的神經根,常在脊椎第四和第五節之間出現。王樂恩醫生稱,這兩節脊椎用來控制腳掌和腳趾的肌肉,若由盆骨至腳掌持續出現抽扯徵狀,便要盡快求醫,因為這是椎間盤突出症常見的徵狀。

曾長期在公立醫院工作的王樂恩稱,每年都會接觸過百個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約一成需接受手術治療,其餘做物理治療可改善病情。因年輕人脊椎軟組織水分較多,易因受壓而擠出,故十八至四十歲人士較常出現椎間盤突出的情況。

長期以不正確姿勢彎腰或搬重物是引致此症的主因,也有病者因基因遺傳或舊患而令椎間盤的韌帶力度轉弱。王樂恩稱,患者錯誤彎腰和搬運重物姿勢是遠因,因打噴嚏令椎間盤組織擠出才是誘因,如三十八歲的莫女士打了一個噴嚏後,左腳近坐圍位置便出現間歇性劇痛,行動不便,在進行微創手術切除軟組織後,情況才得以改善。他說,莫女士求診時,脊椎最後的五對神經已嚴重受壓,出現部分馬尾綜合症徵狀,若不在二十四小時內做手術,很大機會導致永久脊骨神經受損
5#
 樓主| 發表於 2010-7-2 10:48:06 | 只看該作者
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是脊骨與脊骨之間的一塊圓盤狀的軟骨。它的構造像是一個很厚,而且在多層的膠袋(纖環),中間包住一些含豐富水分的哩(核髓),這是脊椎最主要的避震器。我們在走路、跑步或搬東西時,一大半的重量,壓力就是它幫我們洩掉的。

當椎間盤的負荷過重時,一層層的纖環就會破裂,而哩狀的核髓就會沿著裂痕擠了出來,形成椎間盤突出。長期姿勢不良如長期低頭做事,坐時身體向前彎,都會增加椎間盤的壓力,使纖環一層一層慢慢裂開。而強大的外力如跌傷,撞傷,提重物或甚至打噴嚏則可能會使已薄弱的椎間盤一瞬間全部裂開。

若椎間盤突出發生在頸部,頸椎神經則會受到壓迫,導致頸痛及上肢痛、痺、麻或無力。若發生在腰部,則會壓迫到坐骨神經,導致腰痛及下肢痛、痺、麻或無力。

在少數但嚴重的情況下,突出的椎間盤還可能會壓住脊髓,引起癱瘓或大小便失禁。

預防椎間盤突出的好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姿勢; 不論是用電腦,坐著,站著或是搬東西都應保持脊椎挺直,以減低椎間盤的壓力。而脊椎矯正、脊椎牽引及護脊運動則是治療椎間盤突出有效的良好選擇。
6#
 樓主| 發表於 2010-7-2 10:48:50 | 只看該作者
7#
 樓主| 發表於 2010-7-2 10:50:59 | 只看該作者
疾病名稱(中): 坐骨神經痛
疾病名稱(英): Sciatica

簡介
坐骨神經痛患者的臀部及大腿後部出現痛楚現象,沿著坐骨神經由臀部伸延至膝部或以下都會出現疼痛的現象。同時亦會出現腰痛的現象。坐骨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兩大類。

病徵
患病徵狀有鈍痛、灼痛、鑽痛、抽痛。痛常始於臀部,沿股後側、膕窩、小腿後外側而輻射至足背。有時咳嗽、噴嚏等動作常使疼痛加重。以及出現患肢拇指背屈力弱,小腿外側感覺漸弱,跟腱反射消失和臀肌長力降低等。

成因
假如腰肌,背肌,臀部肌肉或大腿後部肌肉的健康狀態不良,衍生的扳機性痛點會引發出反射痛區,通常都在坐骨神經痛的區域上。

腰脊椎的五條神經根匯聚組成身體最大的神經線。當其中一條神經根受到壓迫,就會出現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骨刺或脊椎間神經孔道的變形等都會引致神經根受到壓迫,形成坐骨神經痛。由神經根匯聚而成的坐骨神經,經過盤骨肌肉及臀部肌肉然後在坐骨後側經過,由大腿後肌所覆蓋著直至膝部位置,神經線開始分叉聯繫至小腿的各部分組織。在坐骨神經線所經過的路線上任何的肌肉,肌肉膜或其他的軟組織,若果出現僵硬痙攣或纖維化等現象,都可以直接刺激坐骨神經而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現象。

治療方法
要治療坐骨神經痛必先找出其發生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所以必先找專業醫生先作診斷,才能安排適當的治療。輕度患者可進行藥物或復健治療。但嚴重患者會痛得無法走路,需要完全臥床休息兩星期。經過六星期至三個月的藥物及復健治療,病情都未見改善的患者均屬嚴重情況。假若腳板或腳踝的力量變差,或是掃瞄看到椎間盤已經破裂及嚴重凸出,或脊椎狹窄很明顯,便需要動手術。否則神經繼續被壓迫會造成腳部肌肉萎縮,腳踝乏力,疼痛麻痺,更會影響大小便功能。

假若進行復健療法,可以分為短波、熱敷、腰椎牽引、磁場治療、電刺激、向量干擾波等。這些治療可放鬆肌肉,減輕局部神經壓迫的徵狀。治療性運動則必須是運動的處方,以防神經受到不正常的刺激。所以需要請教醫生,才可以實行運動治療。

坐骨神經痛患者必須好好保護脊骨,避免其受到嚴重的損害。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及站姿。並應避免提重物及作激烈運動,慎防腰部及脊椎受傷。應選擇睡硬板床,不應睡海綿或過軟的彈簧床。

是否有季節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Akinalliance 同社

GMT+8, 2024-12-16 06:43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