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社咖啡室

用戶名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98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齊齊動起來防癌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2-10 16:36: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癌症乃現時全球的頭號致命殺手病,但有專家指,逾三分一癌症可透過體重控制、適當飲食及運動來預防。適逢周日(1月31日)乃癌症基金會慈善籌款賽跑日,而今年世界癌症日(2月4日)亦以如何防癌作主題,故特請來專家提供實用的生活化防癌資訊。

  多與生活習慣有關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教育主任兼註冊營養師趙詠頤指,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本港最常見癌症頭五位分別為肺癌、大腸癌、乳癌    、肝癌    及前列腺癌,死亡率最高分別是肺癌、大腸癌、肝癌及胃癌。

  趙指:「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中,除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及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其餘八個均與運動、飲食以及吸煙習慣有關,其中因為吸煙致癌佔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另遺傳因素佔百分之五至十,因病毒感染致癌的約佔百分之二十。」癌症與身體細胞病變有關,而導致細胞病變的成因複雜多變,以下致癌因素可略供參考。

  細胞病變成因

  癌症 ---- 致癌因素

  肺癌 ----  吸煙、長期吸入致癌物質及攝取高劑量胡蘿蔔素。

  肝癌 ----  飲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身體累積過量黃麴毒素(如發霉花生可含黃麴毒素)。

  胃癌 ----  攝取過量高鹽分食物、感染幽門螺旋菌。

  乳癌 ----  飲酒、過多體脂、過重及缺乏運動。

  大腸癌-----   進食過量紅肉、加工肉類、飲酒、過多體脂、纖維量不足及缺乏運動。

  運動助抗癌

  根據政府有關研究數字指,現時本港只有約百分之二十五人士,可以維持每星期三天,每次做逾十分鐘運動,約百分之五十三人士則完全無做運動習慣。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每天進行三十分鐘或以上運動,如急步行或緩步跑,有效改善心肺功能、燃燒脂肪,以控制體重,同時亦有助降低患癌風險,「運動加快腸道蠕動,縮短腸道承受致癌物質的時間,故對預防大腸癌特別有效。」趙詠頤稱。

  現時超過百分之四十的香港人口有過重問題,而體脂過多與六種癌症的關係甚為密切,包括大腸癌、更年期後乳癌、食道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癌及腎癌,故日常飲食應避免高脂、高糖食物。趙詠頤提醒大眾,食物比例及種類對防癌極為重要,植物性食物包括各類型蔬果、全穀物及豆類,應佔日常飲食的三分二,肉類、奶品類及魚類則應佔三分一,「應以糙米、全麥麵包等含豐富膳食纖維及營養素的全穀類,取代白米及白麵包等精製類食物;肉類應以雞、魚等白肉為主,每星期不建議進食逾十二両半的紅肉,如豬、牛及羊等。還要謹記每天進食五份蔬果,而一碗半熟蔬菜已相等於三份蔬菜,分開早晚進食並不困難。」

  身體質量指引

  以下指數可反映是否合乎健康體重及腰圍指標,即使BMI(身體質量指數)指數屬正常,但腰圍超標,亦代表其體脂有機會過多。

  BMI計算方法:體重(公斤) 身高(米)

  正常:18.5至22.9、超重:23至24.9、肥胖:25或上

  亞洲人腰圍標準:男性:90cm或以下。

  女性:80cm或以下。

  註:以上BMI計算方法不適用於運動員、孕婦、兒童、長者、身高五呎或以下及殘疾人士。

  預防建議

  • 避免吸煙及吸入二手煙。

  • 於體重不過輕情況下,愈瘦愈好。

  • 每天最少運動三十分鐘。

  • 少吃高糖、高脂、高鹽及低纖維食物。

  • 避免進食加工食物及限制紅肉攝取量。

  • 避免飲酒,如飲用,男士每天不宜逾兩杯、女士一杯為限,紅、白酒每杯約125ml。

  • 不建議服用營養補充劑來預防癌症。

  ■恒常運動對預防更年期後婦女乳癌、子宮內膜癌及大腸癌,有莫大幫助。

  ■港人多偏愛肉食,且亦只有約百分之二十五人士維持每周三天每次逾十分鐘運動習慣。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Akinalliance 同社

GMT+8, 2025-4-7 01:12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