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說話突然變得含糊不清,又當家長的叫喚是「耳邊風」,不瞅不睬毫無反應,很多人會以為是孩子扭計,卻忽略了兒童可能是患上聽神經病變,雖然孩子聽到聲音,但無法理解聲音的內容。早產、出生時感染、輕磅、黃疸及家族遺傳等原因,也可引發聽神經病變,患者因識別聽音的能力下降,易變得反應遲鈍。
醫學界估計在有聽覺問題的學齡兒童中,約 2.44%屬聽神經病變。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指出,出現聽神經病變,聲音仍然可正常進入內耳,但將聲音從內耳傳遞至腦部這個過程卻出了問題,故患者雖有正常聽力,卻無法理解語言內容及聲音,「小朋友可以正常聽到聲音,但係唔知你講乜,唔明白內容,所以做唔到反應」。
導致聽神經病變的原因可以是內耳毛細胞出問題,也可以是連接腦部的神經線不能正常運作。此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不少患者在兒童期病發。他指出,嬰兒初生時的一些健康問題,也有可能會引發聽神經病變,例如早產、體重過輕、出生時缺氧及黃疸等,部份藥物的副作用也有可破壞幼兒的內耳毛細胞。
成年人也可以突然出現聽神經病變,「佢哋可以理解一啲以前聽過嘅說話,但對一啲新詞彙,或者唔熟悉嘅語句就無法理解,令到語言能力慢慢倒退」。
學手語唇語有幫助
現時初生嬰兒接受的聽力普查未必能檢測到聽神經病變,林建業指出,曾有七、八歲的病人求診,家長最初發現的症狀與聽覺無關,「覺得佢講嘢啲音調越嚟越奇怪,以為係講嘢出咗問題,檢查完先發現係聽神經病變」。
患者一般需要接受言語及聽覺等綜合治療,也可使用助聽器或植入電子耳窩改善聽力,但效果參差,例如助聽器的音量過大,會加速內耳毛細胞的損耗,也並非所有患者適合使用電子耳窩,學習手語或唇語對患者也有幫助。
家長若發現幼兒到兩三歲也甚少說話,或突然出現語言表達異常,應盡快安排接受檢查,現時未有根治此病的方法,患者的聽覺會持續轉差,及早接受復康訓練可減低病患對生活及學習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