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似乎已是大部份都市人的常見問題。簡單來說,消化不良就是指吃下的食物不被消化,病徵有胃痛、胃脹、胃氣多、飽滯感等,甚至嘔吐或出現胃酸倒流。其實消化不良是與胃部功能欠佳、胃蠕動不正常所引致。
消化不良可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兩種。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胃部沒有結構性的問題;器質性消化不良則是指胃部有病理變化如消化性潰瘍、胃酸倒流等。多數消化不良都屬於良性,但如治療後情況持續、大便黑色或嘔吐物呈棕色或有血、持續嘔吐、食慾或體重顯著下降等,便須進一步檢查。
要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中醫學認為,消化不良屬於胃痛、胃痞、吐酸、嘔吐等範疇。它的發生,常見有外感寒邪客胃,如感冒時見有胃口欠佳;飲食傷胃,許多都市人所犯的食無定時,一次吃得太多或太少,或是進食肥膩或難消化食物;又例如長期感到壓力,導致中醫所講的肝氣犯胃,影響消化功能;以及先天腸胃功能差,即中醫所講的「脾胃虛弱」。
消化不良是慢性病,病者除了服用醫師處方的中藥外,還要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及放鬆心情。很多人以為,飯後有飽滯感,應找些酸性食物來幫助消化,其實這個方法未必是對的。消化不良並不代表胃酸過少,乃是由於胃蠕動減慢,胃排空能力下降,若有胃酸倒流症或胃潰瘍的人士在消化不良期間進食酸性食物,反而會令胃病加劇。
撰文:東華醫院中醫普通科門診部張綺敏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