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漸漸失靈及經常耳鳴,很多人也誤會是耳仔出了毛病,原來隨時是患上俗稱「廣東瘤」的鼻咽癌先兆。有耳鼻喉科醫生指,有病人出現上述病徵後只當是耳垢阻塞,更兩次到內地採耳挖出耳垢,直至淋巴腫大才求診,延誤達兩個月才確診患上鼻咽癌;中耳積水及頸部淋巴腫脹是常見的鼻咽癌病徵,若耳鳴持續就更要小心。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丁顯顒表示,曾有一名 42歲、任職中港貨櫃車司機的男病人,出現右耳聽覺不靈及耳鳴,初時只以為是耳垢阻塞,遂以棉花棒挖耳,但耳鳴反而加劇,患者兩周後到內地採耳,挖出耳垢後聽覺曾一度好轉,但不久後症狀又出現,他再到內地採耳,病情仍無改善,其後更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求診時發現中耳積水,並確診患上鼻咽癌,估計患者自出現病徵至確診延誤了兩個月。
越早確診治癒率越高
鼻咽癌被稱為「廣東瘤」是因為患者大多居於華南一帶,醫院管理局數字顯示,本港每年約有 1,000宗新症,約佔全部癌症個案 6%,是最常見的頭頸癌,最年輕患者只有 10歲,但最常見於 40至 60歲群組。丁顯顒指,鼻咽癌患者會有鼻塞、流鼻血、聽覺不靈、耳鳴、頸部淋巴結脹大等症狀,也有患者出現頭痛、吞嚥困難、面部麻痹等不適,醫學界仍未能完全確定引發鼻咽癌的原因,但相信與遺傳及感染 EB病毒等有關。他表示患者的血緣親屬患病風險比一般人高,大部份人的血清也含有 EB病毒抗體,顯示患者曾接觸相關病毒,但兩者與引發鼻咽癌的關係仍要進一步研究。
丁顯顒指,鼻咽癌患者因腫瘤脹大阻塞耳咽道,令中耳積水,並出現耳鳴及聽力減弱等症狀,患者聽覺受阻塞的感覺,與一般因傷風感冒引起中耳炎的「耳塞」症狀分別不大,差異在於前者的病情會反覆持續發作。
早期鼻咽癌的康復率可達八成以上,丁顯顒指,患者越早確診治癒率越高,若延誤醫治則隨時令病情惡化至出現癌細胞擴散,曾有早期患者延誤治療數個月,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器官。現時治療鼻咽癌以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為主,但末期及復發者則多數要接受手術治療,要將面部掀開才能切除腫瘤。 |